马屁电影
笑死我了,整一亲民王。
片头的部分,原话剧明显地照抄《巴顿》。改成电影时可能为了避嫌,加上了实景和一群解放军听众。风格尽失---
“共产党从来不搞什么糖衣炮弹,要么是糖,要么是炮弹”
一个有血有肉的陈毅市长,描述了陈毅担任上海市长后与各色人物之间的来往迎送,与民族资本家,与老丈人,与化学专家,与麾下悍将,与营业员,与老工人等等,他会笑容满面,也有怒目金刚。几个配角也刻画的很好,记得以前读过陈毅与化学专家那一段,算是范本了。有这么一句台词:无论出现什么严重的局面,都要说形势大好,说形势不好就是右倾。这句台词沙叶新同志编排的很利害,这说的不是建国初期,而是建国前几十年
陈毅不仅吃墨水,还吃茶叶
学校包场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。海报上的陈毅总让我想起外滩的陈毅雕像。
这个饭你不吃我吃双份儿!我的脾气你又不是晓不得,我要么不发,要么就火光冲天!魏启明演得好啊。ed2k://file%E9%99%88%E6%AF%85%E5%B8%82%E9%95%BF.Mayor.Chen.Yi.1981.%E4%B8%9C%E6%96%B9%E7%94
摒弃过去对革命将领的神圣化,居庙堂之高但又平易近人,魄力神采丝毫未损,却也不再令人敬而远之。马克思说“人所固有的,我必固有”,万般伟大杰出也不该被塑造成孤立的寓言性抽象品,毕竟是活生生的人。喜剧中的元帅庄中带谐,血肉丰满,可爱至极。看过沙叶新编剧《陈毅市长》,妙趣横生,乐韵无穷。
我将无我,不负人民……
学过剧本
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。正因为是上海,敏感地方,所以重视。你配吗?国民党留守投诚的技术性干部,一直在投机,一直在隐藏,45年后加入中共的人员。我党基本盘就是长征的三万多人。此一时彼一时,现阶段为了繁荣发展经济,不仅发展资本主义,甚至允许剥削。秋后拉清单。所谓串珠式结构。对你不起,对不起你。如果不是陈毅,这个电影有什么意思呢。浅尝辄止,浮光掠影,哪一个故事感动呐?陈毅端过一大碗豆渣,吃了两口拍桌子放下,你怎么不继续吃?我还是很尊敬。只是这样的剧作,到底是凤次啊还是个宋啊。上层路线,领导重视,这件事就容易办。领导发话,领导批示,领导指示。从上向下。原来如此,自古如一。太像段子了,段子集锦。
秘书一到,大事不妙。截取几个陈毅的执政片段彰显陈毅的人格魅力,廉洁奉公、幽默风趣、礼贤下士、知人善用、关爱百姓、勤俭为民……那个时候领导是真廉洁啊,不知从何时开始,慢慢变了,以致于到现在,贪腐成了党的毒瘤、顽疾,除之不尽。陈毅整片都是方言好评!
那时候还知道不能进口的西药,就要设法自产。换成现在,直接叫你练气功,吃中药了。
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ODM1NTU4OTY=.html
其实拍得蛮不错的
话剧改编的痕迹过于明显
黄佐临再度掌镜,沙叶新的本子过硬,一众海派实力演员可圈可点,嬉笑怒骂真性情。其实中学语文课本上就已经拜读过剧本了,看过电影后更为陈毅市长大人的人格魅力折服,可贵的是,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高大上唱赞歌,而是努力还原一个真实负责可爱的中年男人形象。他喜欢开玩笑,爱听古典乐,爱读莫泊桑小说,总是戴着大墨镜,知人善用善于与人打交道,火暴脾气又赏罚分明,好讲真话实话不喜欢报喜不报忧,对腐败与裙带关系深恶痛绝,而且他真的为人民做了些实事,比如在上海建起了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,拯救了很多穷人的命,真心为人民的人,人们也会记着他的。
要么是糖,要么是炮弹
骨子里还是很话剧的